项目组自主研发了创新工艺技术,氯化镁的生产,以不完全脱水氯化物为原料电解制备镁稀土中间合金,完成了镁-轻稀土中间合金(Mg-Ce、Mg-La、Mg-LaCe)中试,合金电解工艺的技术指标达到了:稀土含量10-60wt%,氯化镁的价格,稀土收率>78%,镁收率>96%,电流效率60-75%。项目实施期间,申请专利28件,其中授权专利14件(发明专利9件)。
以含水氯化物为原料一步电解制备镁稀土中间合金,大大降低了电解原料的成本,对于促进青海盐湖镁资源的综合与高值化利用、提升熔盐电解制备镁稀土中间合金的技术水平有积极意义。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,该项目技术先进、成本较低、经济和社会效益明显,研究成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
残留氯化镁对铸锭外表的影响也很大。铸锭外表的堆积物由细微的氧化物、氯化物等搀杂逐层堆积构成。掩盖在氧化物外表的很多水。
当堆积的氯化镁较多时,氯化镁,放置一段时刻,氯化镁的供应商,还会呈现氯化镁水溶液。铸锭的残余热量会使氯化镁溶解构成的溶液蒸腾有些水分,但不能完全脱除水分,因此堆积物粘滞、附着在铸锭外表,不易铲除。将外表有这种“黑壳”或“黑斑”的一次铸锭直接入炉,进行二次熔炼,势必会带入很多水分和氧化物搀杂,既增大了真空熔炼操控难度,又使铸锭易发生气孔、搀杂等质量缺点。